小时候要去海边得穿过一片茂密的针叶林,狭长的小路在针叶的密布下,只剩下遍布足迹的一条小道,裸露着洁白的沙土,细腻地伸向海边。我们在针叶林里打“番薯灶”,挖一个坑,把地瓜埋起来,上头生火,火烧得差不多,找来两根“子马头”,你一下,我一下,对着沙里的地瓜打了几下。一会的功夫,海沙里的地瓜熟了,带有一股海沙的咸味,别有一番风味。
这一头是绿油油的一排海防林,那时候我们村口是一棵高耸的“枫树”,每一次回家之前总会抬头张望那一棵独树一帜的身影。海是无边的,岸上的绿色战士也排满了整个视野,雪白的沙土按耐不住跃跃欲试,试图扬风而起,却被沙藤紧紧桎梏了风中的舞步。滚烫的沙土里,还藏匿着成千上万只等着夜幕降临才成群觅食的沙滩蟹。一切景象在潮来潮往的变幻中,静谧地守候着这一片属于我们海边世世代代子子孙孙的海岸。
每当海水渐渐退下,我们光着脚丫,手里拽着一个小竹篓,踩着细软且带着热气的沙滩,欢腾地朝海里狂奔而去……那时我们光着的脚丫,在沙里捣腾几下,一个鲜美的海贝就出来了,常常是天色未晚,就呼喊着伙伴回家去,竹篓装满,只能明天再来!
记忆里,那片海承载着我们童年里所有的记忆。烈日下背着爸妈,偷偷来到蔚蓝的海水里,我们翻腾着身体,扑腾扑腾,在满腔海水的味道里,学会了狗刨式泳姿,回头上岸在一阵暴打怒骂中,一半眼泪一半兴奋跑回家中;多少回手里捧着细沙,来来倒数着父亲船归的时间,幻想着鱼儿满筐鳞光泛亮,期待着满载而归的喜悦;小小卖鱼姑娘,坐在岸上与一帮鱼客一边说笑,一边守望船只,琢磨着一会如何抢先挑到最好叫市的鲜鱼……太多人爱这里咸腥海风吹来的凉快!
那时未曾想过,有朝一日来到这里,再也找不到那棵突兀的身影,找不到洁白的沙滩,找不到嬉戏的孩童,找不到那一排绿色的战士,更找不到海贝密布的那一片浅滩……夕阳下,带着弟弟们想仿效那时我们的快乐,也为他们编辑一些属于他们的童年回忆。可惜,我嘴边的语言更多的是“小心那边垃圾里的玻璃!”“小心那一排电线!”“不要去水里,淤泥太臭啦!”轰轰隆隆的机械车,掩盖了海浪美妙的歌声,赤裸的海滩传来阵阵恶臭……沿着岸边不断回忆,那时我们肆无忌惮的身影。如今这里面目全非,说是为了发展,断送了海防林,沙滩,海水……满目苍夷,何来美景?
曾经那只是我们的记忆,如今填海,填了多少代人的回忆?掩埋了多少代人对那片蔚蓝满怀的期待?当一切不复从前,只能跟身边的孩子们说:这里曾经美丽富饶……看着电视里的画面,借着别人的海,来找寻自己大海情怀……

清澜南海填海工程